第肆拾贰页——深入再谈社会恋爱
再谈社会恋爱,已是小半年之后了,我也是没想到还有续集,权当伤情文学了,成年人的恋爱,没有一个容易的字。
有的人把目光聚焦在身边的历史人物,希望找到一个能够相处的目标,最后观察了一圈发现一个都没找到。
有的人明明非常抗拒这种非正常轨迹的相亲模式接触,却不得不接受现实,一头扎进去之后发现这只是开始。
有的人迫于家里长辈的压力,不得不违心的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人,终究还是拗不过内心的抗拒。
有的人也迫于家里长辈的压力,带着应付了事的心态去接触各式各样的人,表示尽力了,无果。
有的人尽管不惧怕外人的压力,但也默认了这条人生轨迹,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,就算不想就算很忙也不得不分心去处理这投入产出比极低的事。
有的人纠结于自己的过往,别人的过往,以一种自己无意识的方式阻碍未来。
有的人不惧任何人的过往,但也因为周遭的环境而不信未来。
有的人觉得自己内心其实是有一个洞,需要有人/有事去填充填满。
有的人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多出来的工具,渴望被人需要。
有的人偏爱静寂,不想被任何人打扰,只要有时间就自己待着,独享一个人才有的安全感。
有的人偏爱分享,思想天马行空,随时都积攒了一脑子的想法,却找不到人分享。
有的人不想背负太多,接触的人越积极越投入,会让其感到压力,当然说白了应该还是因为自己并不会投入太多,所以觉得受之有愧吧。
有的人则希望对方能够凭空认定自己,只因为喜欢而没有其他外在原因的豁出性命认定自己,那么自己也会为了对方不顾一切。
有的人则引用毛不易的话“我其实特别相信爱情,但是我不相信爱情会降临在我自己身上”,我原以为这只会出现在情感史非常丰富的人身上,后来才发现其实在几乎母胎单身的人身上,更容易出现。
然而我总对此不屑一顾,世界上几乎不存在这种没有原因的喜欢,自诩看穿了一切,所有的一切都是基于必定基于两人交流和经历的事迹,绕开了时间的长度,根本不会有感情的深度。 自认为认清了现实,但是自己在接触的时候也无时不刻不再希望对方能够信任自己,信任自己的真心,信任自己的善意,信任自己冒失之下并无恶意,擅自将自认为的信任建立在虚空时间之上, 结果当然是自食其果。没有时间的积累,根本不会有信任的建立,不仅如此,也许自认为花了多年心血建立起来的巩固信任,也能在短短一两年的生疏下灰飞烟灭。
年轻的时候,我们知识和阅历浅薄,不知道自己希望伴侣什么样的,所以我们瞄准的人群圈子特别的广,也许会小心翼翼不敢开始一段关系,也许会敢爱敢恨大胆的开启一段关系,然后屡战屡败, 无论什么行动,都应该有一个共同念头,那就是随着时间推移,我们对伴侣会有越来越清楚的认知,以后肯定能更好更正确的谈恋爱。
慢慢长大之后,我们确实越来越清楚自己是什么的样人,想要怎样的伴侣,不想要怎样的伴侣,不知不觉中把瞄准的圈子限定得特别小,稍有一点不满意的点就会在心理pass掉,想得越清楚,则圈子越小,就越难开始一段恋爱。 一个人的生活越过越久,会越来越通透,越来越发觉,其实一个人就挺好的,为什么非要强迫自己去找另一个人,打破自己原本安逸美好的一人生活,因此由内而外的变得难以开始一段恋爱。
想得不清楚,无法开始谈或谈不好,想得太清楚,无人可谈,看起来像是个悖论。
别说全都这么丧,最后补一句在别人家看到的励志的名句:多和旧人做新事,少和新人做旧事,前者是上升的山路,后者是循环的泥沼。